切莫让车改捆住官员深入群众的双脚
7月16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备受全民关注的公车改革在酝酿20年后全面启动。(人民网7月29日)
按照新方案,我国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司局级每月补贴1300元、处级800元、科级及以下500元。地方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上述标准的130%,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150%。但是新方案出台后,有的官员说: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
一句车“补这么低,以后不出差了”反映出的恰恰是某些官员长久以来“娇生惯养”的富贵病,而且部分官员已经是病入膏肓了。没有车了、补贴低了,就不去出差了,不走村串户了。某些官员真该扪心自问,不出差了自己的工作该如何开展?不出差怎能为群众排忧解难?笔者认为如此慵懒的官员,真该严肃清理出党员干部队伍。
公车改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改革极大减低了财政负担和资源浪费,杜绝了“车轮上的腐败”,其本身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改革是否彻底,改革方式是否合理才是车改的关键。仅仅在车改还未实行时便出现如此不和谐的声音,更加说明车改的重要性。改革要想积极稳妥地推进,就必须综合考虑多个层面的因素,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笔者认为车改必须科学考量,以合理的补贴方式对不同地区和行业进行改革,重点倾向基层和一线岗位,严格打表,以出差的路程为补贴的标准,杜绝按照级别统一划线等新的不公平现象出现。
如今,公车改革已经迈出了关键性一步,接下来的工作更加关键,如何让公车改革既能达到节约资源,又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车改放开党员干部深入群众的双脚,才是车改的真正目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深入细致做好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车补方案,以科学的激励机制让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中迸发更强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