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的“大礼包”,透析出了啥信息?
270万中小学教师,即将收到国务院发出的一份“大礼包”:李克强总理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15年9月6日新京报)
教育是传播人类文明和知识的最佳平台,教育也是播种人类希望的最佳阵地,教育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主阵地;因此,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育热点问题,李克强总理还把如何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生活地位放在重要位置来研究,并制定出了相应的措施,这由此说明,党和国家如此关爱教育,关爱一线最为基层的教师,作为最为基层的教师,怎能不高兴呢?
作为最为基层的一线教师,他们肩负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重任,还肩负着托管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安全、乃至生疮害病的照顾重任,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就把孩子托付给了学校教师,作为教师既当爹又当妈,怎能忍心让留守儿童放任自流呢,超负荷的运转再苦再累也得扛住,不仅工作很累,还身心必备,绝大多数在乡镇、乃至乡村战斗几十年的教师,还不值得奖励吗?还不该得到真正的“干货”吗?
国务院的“大礼包”到底能给乡镇、乃至乡村教师多大的实惠?让一线教师得到实惠?让一线教师倾情驻守而不离去?要做到这些,光靠国务院的“大礼包”是不行的,还要将之前国务院承诺的“五大实惠”相联系,与地方政府的投入相联系,与乡镇、乡村一线教师的实际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乡镇、乡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党和国家对一线教师的关爱而,做到让教育“公平”而“公正”。
职称评聘中的漏洞,严重困扰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职称评聘如何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发展,还需国务院派出调查小组进行调研,在反复征求教师的意见,制定出合理的方案而倾向一线教师;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驻守乡镇、乡村教师的具体问题,但愿国务院的“大礼包”中的“干货”能释放出最大的光与热而关照一线教师,让他们所付出的而与得到的成为正比;但愿一线教师继续努力,扛住责任,扛住担当,扛住重托,继续驻守一线,为党和国家、乃至人民的教育事业再发热而生辉。(文/等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