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新闻 > 正文

江苏24家国企境外揽才 英伦学子挤爆招聘会

中国教育网  2015-11-18 13:26:14

  10月13日至22日,江苏24家国有企业走出国门,赴剑桥等英国顶级名校延揽高端人才,同时展开跨境合作洽谈。

  这是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首次组织省属国有企业赴海外集中招引人才。不到10天时间,一连举办3场人才招聘会、5场跨境合作洽谈会、1场访问考察,最终收获满满。

  难得机遇,应聘英才“挤破头”

  首次“走出去”的企业阵容强大,包括省国信集团、华泰证券、江苏银行、汇鸿国际等24家龙头企业,由董事长总经理亲自带队、现场“识人”,在伦敦、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分别举办专场招聘会,吸引了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全英排名相当靠前院校的留学生,辐射伦敦周边和英国北方众多大学,几乎场场爆满。

  全英学联此前承办过国内不少省份的招聘会,负责人李琦告诉记者,江苏虽然是首次来英招聘,但参与学生人数是最多的,超过1300人,其中70%以上是江苏籍。

  为了参加招聘会,有人坐了五六个小时火车赶到剑桥,有的从新加坡飞到英国,也有原本已毕业回国的学子又飞来伦敦。“董事长亲自面试,机会难得,待遇好,上千人挤破头一点都不奇怪。”李琦说,这次江苏企业所需岗位涵盖金融、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绝大多数属于核心部门,薪酬最低15万以上,相当数量职位年薪60-100万。

  正在牛津大学攻读MBA的孙晓康,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先后在英国毕马威、汇丰银行伦敦总部、新加坡渣打银行总部工作,这次和江苏银行初步签定了协议。“在国外,我们算是发展比较平稳、运气比较好的,然而到一个层次之后,平台就没有在中国那么大。在国外积累了些经验和知识,我们也非常感激有机会回到国内,和一些特别有远见、非常有诚意的企业签定协议,登上人生新的台阶。”

  剑桥大学学联主席刘秀岩(音)说,江苏是个漂亮的地方,拥有许多最具活力的城市,有很多新兴产业企业,特别适合年轻人去生活、工作、创业。“国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以及国内企业开放的胸怀和接纳人才的情怀,对我们很有吸引力。”

  盆满钵满,国企揽才有惊喜

  对于带着“猎才”任务的国企来说,这一趟可谓惊喜连连。

  省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揽才团正式出境之前,各家的岗位需求情况已经通过全英学联网站、省委组织部网站、中国驻英大使馆网站和剑桥大学网站等广泛发布。自9月初公告发布以来,企业共收到应聘简历2458份。华泰证券甚至早在出发前,就已初步将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大学经济学院两位金融专业硕士纳入麾下。

  英国金融人才相对集中,江苏银行、华泰证券、国信集团等金融企业成为学子关注的大热点。在招聘现场,江苏银行先后接待了两百多学子,董事长夏平从下午1点坐下来和学子面对面交流,晚饭后继续,最终签了30人,其中牛津4人、剑桥5人、帝国理工3人;11名有意向的,正在梳理尽快安排面试;另外还有15人将作重点跟踪,适时引进。

  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初步从140个报名者中筛选了15人,12人来自英国前10名大学。总裁许坚说:“这次收获非常大!找到的不仅有名校毕业生,还有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正是汇率市场化后我们急需的人才。”

  传统行业中,省盐业集团董事长童玉祥原本担心海外学子看不上“卖盐的”,结果50多人报名,签了7个。“国有企业人才断档比较严重,引进高端人才将充实我们的队伍。”

  据统计,目前通过面试面谈,此趟招聘已基本确定意向聘用人选171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170人,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政经4所名校毕业生58人,超过三分之一,有的还是高盛、花旗、汇丰等全球知名跨国公司的优秀成熟人才。还有两家企业拟柔性引进4个创业团队。

  海外引才,诚信高效有平台

  海外招聘,对省内不少企业来说并非首次,但集体组团境外揽才且聚焦顶尖人才,很多企业还是头一回参加。由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搭建的这一平台,与全英学联、校友会等深度对接,推送岗位需求,宣传推荐企业,极大提升了企业招聘的影响力。江苏银行人力资源总经理尹立鸿说:“如果单个企业发布,绝对达不到这么好的效果,也吸引不了这么多高素质、富有工作经验和海外视野的高端人才。”

  刘秀岩也表示,过去因为没有架起桥梁,国内企业想引进,留学生想回国,都苦于两边没有对接渠道。这次通过大使馆、学联等组织,与江苏省委组织部等共同努力,开辟了这样一个窗口,试水很成功,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帮助更多优秀学子回国效力。

  据了解,以往江苏招聘高端人才主要到美国,这次主要考虑英国也是全球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与江苏经济的互补性很强。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专业类别齐全,聚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符合我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省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江苏的国有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资产规模、品牌质量和物质基础。今后,这样的活动省里每年都将举行一次,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引进更多中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来苏工作或进行多形式技术、项目合作。(郁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1999-2017 中国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出版机构 ICP备1654251116号-1

联系网站:zgjyw@foxmall.net.cn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