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和财富资金偿还压力大,居间人模式转嫁风险给客户
来源:政研院
编者按:
P2P平台再次陷入"非法集资"漩涡。7月24日,大连市政府在其官网上发布《涉嫌非法集资广告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其中列举了多家涉嫌非法集资的P2P平台,包括近期正在央视进行宣传的信和财富。
根据《通告》内容,包括信和财富在内的部分企业,涉嫌非法集资的方法并不新鲜。主要在大连市各公园、超市、早晚市场和商场向不特定对象发布各类投资理财宣传材料,许诺8%至15%的高年化收益。但相关部门核实后发现,这些企业不具备对社会公众开展投资理财业务的牌照和资质等,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日前,央行等十部委发布《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网络借贷平台不得非法集资",意图之一即为规范P2P行业的发展,但不少公司依然踩到政策红线,给这一行业敲响了警钟。警钟之下,是政府部门对相应违规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
一位P2P行业的从业者在看到上述新闻后,有感而发,特意给"政研院"(微信ID:jgzhengyanyuan)发来一篇文章,借此谈谈他对这一行业的认识。在他看来,这一行业隐忧甚巨,包括P2P企业疯狂扩张导致成本激增,亏损、坏账等风险加剧,最终承担风险或受损的可能还是客户。
他呼吁在政府强力监管下,P2P企业应合法经营。
以下为投稿全文。本文为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政研院"(微信ID:jgzhengyanyuan)的观点。
信和等企业涉嫌非法集资,疯狂扩张背后的隐忧
文 | 良彦
近日,大连市政府在政府官方网站上正式发布公告,通报涉嫌非法集资广告的P2P平台,信和财富等10余家企业位列其中,再一次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信和财富等P2P平台企业涉嫌非法集资
通告特别进行了高风险提示称:信和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经营范围:企业管理咨询、企业营销策划、经济信息咨询(以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该分公司不具备对社会公众开展投资理财业务的牌照和资质,不能从事与投(融)资理财业务相关的金融业务,更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大连市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信高收益、高回报广告,不要被新名词、新形式所蛊惑,不要参与或从事非法集资。
公告还提醒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信高收益、高回报广告,不要参与或从事非法集资。同时,欢迎广大市民参与监督,及时提供相关线索,有效防范打击涉嫌非法集资活动。
日前,由央行等十部委发布的《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要求"网络借贷平台不得非法集资"。这一明确规定也为相关监管部门以及地方各级政府提供监管参考。
信和财富等几家P2P企业,在当下时间节点被大连市政府通报颇具意味,通报透露出的一个信号:政府开始针对违规操作的某些P2P企业进行警示,信和的模式和经营或许真的触及了政府规定的红线。
疯狂扩张背后的隐忧
1、疯狂扩张成本激增,资金去向成迷
众所周知,互联网金融发展到今天,单纯的P2P走下去愈加困难,尤其是国务院十部委意见出台后,单纯依靠财富端和信贷端的利息差生存愈加艰难。
以信和为例,自2014年5月起,其线下的财富段迅速扩张,发展至今,以拥有1000多个网点和近3万人的线下理财团队,其成本有公开化的数据,每个网点面积平均在600平米左右,按照均价每日4元\平方米,一年的房租成本大约在9亿元。按员工3万人计算,月平均工资+提成在6000-8000元之间,一年的人力成本在25亿元左右。按照信和全国铺天盖地的营销方式,一年营销投入成本不低于3亿元,这三块加起来,一年的固定成本支出接近40亿元。据信和离职高管透漏,信和财富端一年吸纳的客户投资额约为150亿元,按业内较高的7-8%的利润率计算,信和一年的毛收入约为10-12亿元,其年亏损额将近30亿元,这也是以信和为代表的某些P2P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由于P2P企业以存贷段利息差为生存基础,其利润是相对有限的,如果提高贷款利率固然可以提高经营利润,但已经高于40%的年化贷款利润,所面临的坏账风险非常巨大。所以,只能采取疯狂扩张,吸纳资金的能力,以新的吸纳资金支付应该偿还的本息,随之而来的便是居高不下的经营成本与亏损。
2、资金错配谋取超额利润,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
如果不疯狂扩张,将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如果疯狂扩张,其激增的成本将造成巨大的亏损。部分P2P企业面临上述困境的时候,其选择的发展之路大相径庭。针对这样的问题,有的企业从商业模式创新和资金来源多样化上做文章,以求降低资金和经营成本;而有的企业剑走偏锋,例如以资金错配和同业拆借等形式,谋取超额利润,投资于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例如股市、期货等,而这种投资产品风险极大,同时收益波动很大,随时有亏损清盘的危险。一旦出现大的波动,其资金链随时面临断裂,而之后的风险可能需要广大的客户承担。
3、资金偿还压力大,居间人模式转嫁风险给客户
由于P2P企业普遍存在资金期限错配的问题,其贷款时限多为1-2年,而理财段产品为1、3、6、12个月不等,所以期限越短的理财产品所面临的资金偿还压力越大。如企业借给A100万元,A一年之后偿还给企业,同时企业从B手中吸纳资金100万元,如果B的投资期限为1年,则两端正好匹配;而以信和为例,其理财产品,以短期1-3月为主,据离职的信和核心高管透漏,信和1年吸纳150亿元的资金,其中60%是期限少于3个月的短期产品,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个月信和有高达10-15亿元的本息要偿还,这种资金偿还的压力非常巨大。
某些P2P企业,面对这个问题采取了线下居间人模式,即客户投资的资金不是直接投向需要贷款的客户,而是把钱借给企业法人,企业法人抽取超过年化30%的费率后,再借给需要贷款的客户,之后再通过线上平台撮合两端客户,至此,该P2P企业老板赚取了30%的手续费,然后贷款客户是否能够如期偿还的风险,完全转移给了投资客户,如此,通过线下居间人模式,企业老板赚取了超额利润,经营亏损、坏账风险完全由投资客户承担。
由此可见,在十部委联合出台《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的同时,大连市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前沿城市,由政府出面通报一批企业涉嫌非法资金,已经释放出强烈信号,政府监管不是儿戏,P2P企业应该守法合规经营。